月光博客 » 生活感悟 » 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300多年前,明末清初著名的反清复明学者顾炎武写过一本《日知录》,在里面提到了“亡国与亡天下”的概念。他在《日知录·正始》中是这样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皇帝和国号。这类事只需由皇帝、大臣和争权夺利的人去关心;而“亡天下”则是文化灭亡,是祖祖辈辈的伦理道德的沦丧。如果被亡了天下,就要变成没有礼义廉耻,以至于人吃人的野蛮民族了。所以在“亡天下”比“亡国”更危险,每一个人,无论高低贵贱,人人都有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语义最早出自顾炎武,以八字成文的语型,是出自于梁启超。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的是保护一个国家政权不被倾覆,是帝王将相和文武大臣的职责;而民族文化、文明的兴盛、灭亡,则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的朝代更迭,多数是“亡国”,尽管朝代变了,但是文化习俗并未发生太大变化。而“亡天下”,就是外族入侵,汉人被迫移风易俗,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而当时满清入关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强迫汉人放弃原有的文化习俗,被顾炎武认为是“亡天下”。因此,他所说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意在号召汉人反清复明。

“亡天下”最终会导致文明灭亡,文明灭亡的主要标志是文字的灭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文明之所以灭亡,主要因为那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字都已经失传,现在人基本无法理解那些古国的文字。一个民族的文化灭亡,主要特征是,传统语言和文字被外来语言和文字所取代,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所取代,承载文明的文化体系、民族文化、民族等体系逐渐消亡,直至被整个世界所遗忘,最终就会导致这个文明走向彻底灭亡。

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顶一下 ▲()   踩一下 ▼()

相关文章

  1. 1
    111   说道:
    这是看史了吗
    支持(0反对(0回复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