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司法部13日对华为提起新指控,这次罗织的罪名是“敲诈勒索与合谋窃取美国商业机密和尖端科技”,同时起诉孟晚舟违反“非正当经营及腐败组织法”,并指控华为与朝鲜、伊朗“非法合作”。西方有媒体评论称,美国与华为由此“多出一条战线”,“争斗升级”。这话说得很明白了:美国的指控出于政治原因,而非执法目的。
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滥用国家力量,和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不依不饶地“争斗”,这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毫不奇怪,这次美国依然拿不出任何证据。华为14日回应称,他们将证明新增指控“毫无依据且不公平”。
而有些奇怪的是,美国商务部在同一天第四次延长华为的“临时通用许可证”,也就是允许美国公司继续与华为合作。这虽然看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但有其内在的逻辑,就好比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华盛顿是铁了心要打压华为,但美国众多的小运营商一时半会儿又离不开华为。于是,美国司法部举起大棒,商务部却拿出了胡萝卜。
事实上,对华为发起新指控意味着美国整个一系列打压华为的举措失败了,这是它黔驴技穷的表现。如果美国之前采取的措施奏效了,它还需要再去找新的借口来起诉华为吗?美国在全世界发起对华为的全面打压,已经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华为没有被打垮,华为5G的竞争力没有被削弱,华为在全球的市场也没有萎缩。这不是美国的失败,又是什么?
这一次的指控也不可能奏效。按照程序,美国司法部提起诉讼,要经过法院判决。退一万步讲,即使美国出于政治目的操弄法律,判决美国司法部胜诉了,那么美国又能怎么执行呢?现在华为在美国已不剩下什么产业了,美国对它的判决还能把手伸到美国之外的地方吗?美国的巴掌再大,能捂住的地方也是有限的。
美国自己也知道,光靠美国一家压制不住华为。现实已经一再证明,就算没有美国市场,华为也能活下去,且活得很好。这一两年,华盛顿的大员们满世界跑,恐吓、威逼加利诱,耍出各种手段就是想让尽可能多的国家拒绝华为。但无论他们怎么卖力,就是拉扯不起来一个反华为的联合阵线。
这个问题上,美国盟友的态度颇能说明问题。继英国、德国之后,法国政府13日表示不会将华为排除在5G建设之外,尽管会有些限制。这被媒体解读为法国没有屈从于美国压力的决定。因为大家都清楚,美国对华为的指控都是莫须有的,美国打压华为有着不便告人的心思,但如果其他国家排斥华为,却有损这些国家的切身利益。对这个损失,美国会补偿吗?不可能的。
美国对华为的绞杀注定要失败。这是赤裸裸的不道德、不正当的经济霸凌行径,假如此类行径得逞了,那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倒退。相信没有谁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来源:环球时报
我觉得到了这个节点还认不清美国对华为等公司的打压就是纯粹因为要打压中国,就自欺欺人了。
中国对fb的限制是“你不按照我的法规,我不让你来我家做生意”,美国对华为是“因为你是中国的大企业,所以我要你死”。美国近期提案限制对中国出口飞机发动机也是如此,本质上是打压中国的经济和发展。
另外辛苦了解下什么是开源,win不是开源的。
另外华为是否可信,应该使用统一的标准,华为愿意接受安全和隐私性等各方面的检查,也因此能够参与英国等国的5G建设。
大概各位都生活在美国,中国经济被恶意攻击打压,泥沙俱下,不会影响各位的美金收入。
中国的互联网审核的合理程度可以商榷,但是明确且统一的。一方面企业可以办到,另一方面也不会主动去打压你。
而美国打压华为的目的和中国互联网审核的目的完全不同。
美国切断华为上下游供应链、游说其他各国打压华为,目的很明确,要华为死,是打压中国的一部分。一如在贸易战中的其他操作。
另外华为、商飞等企业跟小米不同,华为在通信领域是有核心和领先技术的,也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也是不容易发展出来的行业。
而BAT和小米等企业技术上比较“软”,整体在同行业技术领域的能力和话语权目前都比较低,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和芯片、发动机等基础领域不同。
当然,你们在美国,贸易战下的中国成本和结果,最终不会分担到你们身上。
例如本朝win10zf版,就是有zf背景的中电科在此协议基础上进一步合作(涉及特殊修改要求,有备忘录补充条件,具体信息不详,属于内部协议),根据win给出的源码进行增删后自主打包重新编译的本朝定制版。ps:微软GSP主协议各国之间大同小异,网上可查,但是备忘录补充条件就千奇百怪了。